• <table id="eegii"><source id="eegii"></source></table>
    <noscript id="eegii"></noscript>
  • 新聞媒體
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媒體 > 常見問題

    服務器的基礎知識歸納
    發布時間:2022-4-8 15:58:57      點擊次數:1067

    服務器部分  

     

    1.        服務器分類:  

    l  硬件形態  

    ?  塔式服務器  

    ?  機架服務器  

    ?  高密服務器(HD)  

    ?  刀片服務器  

    l  服務規模  

    ?  入門級服務器:  

    ?  工作組級服務器:  

    ?  部門級服務器:  

    ?  企業級服務器:  

    l  CPU  

    ?  RISC(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):精簡指令集  

    ?  CISC(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):復雜指令集  

    ?  EPIC(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):精確并行指令集  

       

    2.        服務器提供服務:  

    文件,數據庫,郵件,FTP,Web  

       

    3.        服務器特點  

    ?  可靠性  

    ?  可用性  

    ?  可擴展性  

    ?  易用性  

    ?  可管理性  

       

    4.        服務器的關鍵部件:  

    主板、CPU、內存、硬盤、電源、風扇、RAID扣卡、PCIE外界插槽、BIOS  

       

    5.        CPU(Central Processing Unit,中央處理器):  

    CPU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 

    主要參數:主頻、外頻、總線頻率、倍頻系數  

    l  主頻:主頻也叫時鐘頻率,單位是兆赫(MHz)或千兆赫(GHz),用來表示CPU的運算、處理數據的速度。通常,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。  

    l  外頻: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,單位是MHz。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。  

    l  倍頻系數: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。在相同的外頻下,倍頻越高CPU的主頻也越高。  

    l  總線頻率:前端總線(FSB)頻率(即總線頻率)直接影響CPU與內存數據交換的速度。  

    補充:  

    外頻與前端總線(FSB)頻率的區別:前端總線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,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。也就是說,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鐘震蕩一億次;而100MHz前端總線指的是每秒鐘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×64bit÷8bit/Byte=800MB/s。  

    6.        服務器內存分類:  

    DIMM(Dual-Inline-Memory-Modules):即雙列直插式存儲模塊  

    l UDIMM(Unbuffered DIMM)無緩沖雙通道內存模塊  

    無緩存芯片,導致傳輸速度慢,適用于低端平臺  

    l RDIMM(Registered DIMM)  

    相比于UDIMM相比,加入寄存器芯片,適用一般場景  

    l LRDIMM(Load-Reduced DIMM)  

    數據和地址控制信號都經過寄存器芯片,適用大容量場景  

       

    7.        硬盤:  

    l 硬盤主要指標:  

    a)         硬盤容量(Volume)  

    b)        轉速(Rotational speed)  

    一般硬盤的轉速都達到5400RPM/7200RPM。SCSI接口硬盤轉速可達10000-15000RPM。  

    c)         平均訪問時間(Average Access Time)  

    d)        數據傳輸率(Date Transfer Rate):硬盤讀寫數據的速度  

    e)         IOPS(IOPS(Input/Output Per Second):每秒讀寫次數  

    l 硬盤接口種類  

    a)         SATA(Serial ATA)串行ATA  

    b)        SAS(Serial Attached SCSI)  

    c)         IDE(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)/ATA(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)  

    ATA是IDE的技術規范族  

    d)        SCSI(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):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  

    e)         FC(Fiber Channel  

    l 硬盤存儲介質種類  

    a)         SSD(Solid State Drives)固態硬盤  

    b)        HHD(Hard Disk Drive)  

    l 硬盤尺寸種類:  

    a)         2.5寸:偏重性能  

    b)         3.5寸:偏重容量  

       

    8.        RAID(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)獨立磁盤冗余陣列  

    RAID技術將多個單獨的物理硬盤以不同的方式組合成一個邏輯硬盤,從而提高了硬盤的讀寫性能和數據安全性。  

    分塊:將一個分區分成多個大小相等的、地址相鄰的塊,這些塊稱為分塊。它是組成條帶的元素。      

    條帶:同一磁盤陣列中的多個磁盤驅動器上的相同“位置”(或者說是相同編號)的分塊  

    熱備:冗余的RAID組中某個磁盤失效時,在不干擾當前RAID系統的正常使用的情況下,用RAID系統中另外一個正常的備用硬盤自動頂替失效硬盤,及時保證RAID系統的冗余性  

     

    兩種熱備技術:  

    l 全局式:備用硬盤為系統中所有的冗余RAID組共享  

    l 專用式:備用硬盤為系統中某一組冗余RAID組專用  

       

    9.        總線  

    總線寬度:總線可同時傳輸的數據數就稱為寬度(width),以比特為單位,總線寬度愈大,傳輸性能就愈佳。  

    總線的帶寬(即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總數據數):總線帶寬 = 頻率 x 寬度(Bytes/sec)  

    PCI Express:  

    PCI Express采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,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,不需要向整個總線請求帶寬,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,以達到高帶寬。  

    PCIE規格: